随着日子的推移,月亮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。这是我们对月亮的观察,也是对我们生活的一种暗示。随着月亮的变化,我们的生活和潮汐的波动也会发生变化,所以月亮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指导作用。
端午节的月相是什么?
我们每年端午节看到的月亮是镰刀形的峨眉月亮,看起来非常漂亮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,新月过后,月亮围绕地球向东公转,即月亮位于太阳的东方。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部分呈镰刀形,其凸面朝向西方的太阳,称为蛾眉月。新月(初一):0度,上峨眉月(初二-初七):0度-90度;上弦月(初八):90度,凸月(初九-十四):90度-180度;满月(望日,农历十五或十六前后):180度,残月(十六至二十三):180度至270度;上个季度(23日):270度,下个月(24日-月底):270度-360度。
端午节的习俗
在古代,端午节以龙为图腾,代表龙的传人。作为这样一个身份的粽子,龙神被祭祀在江河中,我们用的龙舟上也纹有很多类似龙的图案。每年端午节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和赛龙舟活动。古代的龙图腾仪式是遗迹。先民把黄道附近的星星分为28颗,分为四组:东南西北四颗,东方黑龙七颗,北方玄武七颗,西方白虎七颗,南方朱雀七颗。端午节那天,东方的龙兴刚到达最南端最中心的位置。信仰天文的先民们自然在这一天祭祀,这大概就是赛龙舟的源头。
端午节的意义
端午节对我们来说是最正的姿势,既合适又吉祥。它可以作为一个传说来纪念孝顺的女儿曹娥和纪念忠诚的屈原。“端午”中“段”的本义是“正”,“武”是“中”。“端午”和“中正”也对,这一天的中午就在正中间。古人以天干地支为载体,天干载天之道,地支载地之道。天干地支是为了承包天地命运而设立的,时代在天干地支中具有普遍性。仲夏午后,飞龙在天。此时的龙星在南中,是一年四季周日运行最“合适”的位置。既是“对”,又是“对”,是吉祥的象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