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挂艾草是流传至今的习俗。端午节的前一天,人们会打扫庭院,点雄黄酒,在门前挂艾草,以驱虫避祸,祈求家人平安。艾草因其独特的功效和作用,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,端午节挂艾草也成为端午节的习俗之一。
端午节门上挂艾叶的寓意
端午节挂艾叶是为了辟邪、防蚊、辟邪。民间有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草”的说法。端午节,艾草和菖蒲用绳子扎成一捆,挂在门上或窗边。插艾草、菖蒲是重要习俗之一,有驱邪驱病之意。
在古代,人们会在端午节打扫庭院,点燃雄黄酒,端午节是夏天过后的第一个节日。气温升高,是疾病多发期,蚊子等害虫较多。由于艾叶有特殊的香味,所以挂艾叶是希望能驱邪防蚊,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。
端午节挂的艾叶什么时候取下来?
人们通常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或当天在门上挂艾叶。挂多少艾叶,什么时候挂,没有具体的讲究。一般在门的一侧挂一片或几片艾叶。往往一两个月,艾草就干枯了,不再散发香味。
艾草的功效和作用
艾蒿,也叫小猫,有很强的香气。刚开始可以用来驱蚊驱虫,放在室内可以减少蚊虫叮咬。其次,艾草具有平喘止咳、祛湿散寒的功效,适合咳嗽、湿气重的人食用。作为食物,它有很好的价值。
艾草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,除挥发油外,还有鞣质、黄酮类、醇类、多糖、微量元素等有机成分,能有效帮助调节人体的营养需求。艾草可以作为“艾草茶”、“艾草汤”、“艾草粥”等食谱,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