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节不仅在现代受到高度重视,在古代也是如此。所以古诗中有云:普渡为鬼,原兰有古意。不过奇怪的是门上贴着红纸条,肉山酒海庆中原。通过这首古诗,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在中秋节有很多活动,非常重视死者。
中秋节的习俗祭祀
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祭祖节日。“中秋节”适逢初秋丰收,所以这一天的祭祀活动也被称为“秋收祭祖”,是与祖先分享丰收喜悦的日子。为了保护自己粮食的高产,在此基础上,一种“牺牲土地和庄稼”的祭祀活动开始流行。其实“祭地”的习俗比较简单,就是把贡品扔到地里,然后烧纸祈福,用剪成碎片的五色纸缠绕在庄稼的穗上,以此来保佑五谷丰登。希望以后全家人的生活都能很幸福。
中秋节的这个时候烧纸
祭祀的时候,肯定有一个活动就是烧纸。这要看当地的压力,毕竟十里不同。到了中秋节,据说这一天鬼门关大开,冥界的鬼会通过鬼门关回死而复生,在世界各地游荡,但只是在晚上,白天会被太阳灼伤,令其目瞪口呆。所以这一天人们会祭祀祖先,给他们烧足够的纸钱,让他们在阴间有钱,同时祈求祖先保佑后代。但是也有很多鬼魂会来到人间,烧纸钱的时候也会给这些鬼魂烧一些。中秋节烧纸的日期一般在农历七月十四、十五。如果不满一年家里又有新的去世,那就是7月14日。不过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说法,所以看地方,如果有人去上坟,就要在凌晨十二点之前把纸钱送过去;如果不能上坟,晚上9点以后一定要找个大路口烧纸钱。有些地方可以从下午5点半一直烧到深夜。所以那晚尽量不要出门。
中秋节的意义
一个节日也承载着许多文化意义。继承中秋节有利于保存和保持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。21世纪的竞争不仅是科技和资源的竞争,也是文化的竞争。没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必将在竞争中失败。中国文化以自己的特色存在于世界,不可能完全西化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既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,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出路和对子孙后代的责任。我们应该重视这个节日。